新闻头条 首页 / 新闻头条

新闻快报2021.11

发布时间:2021-12-07 浏览量:2991

习近平 | 共同推动区域能源转型 探讨建立清洁能源合作中心


1.jpg


2021年11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并主持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纪念峰会,发表题为《命运与共 共建家园》的重要讲话。讲话中,习近平强调“要共同推动区域能源转型,探讨建立清洁能源合作中心”。

共建美丽家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实现永续发展的基础。中方愿同东盟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对话,加强政策沟通和经验分享,对接可持续发展规划。要共同推动区域能源转型,探讨建立清洁能源合作中心,加强可再生能源技术分享。要加强绿色金融和绿色投资合作,为地区低碳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中方愿发起中国东盟农业绿色发展行动计划,提高各国农业发展的韧性和可持续性。要增强中国-东盟国家海洋科技联合研发中心活力,构建蓝色经济伙伴关系,促进海洋可持续发展。(来源:央广网 2021.11.22)



习近平:中国将用最短的时间完成碳排放强度降幅

国家主席习近平11月16日上午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视频会晤。双方就事关中美关系发展的战略性、全局性、根本性问题以及共同关心的重要问题进行了充分、深入的沟通和交流。

关于能源安全问题,习近平指出,中美应该倡导国际社会共同维护全球能源安全,加强天然气和新能源领域合作,同国际社会一道,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关于气候变化问题,习近平指出,中美曾携手促成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现在两国都在向绿色低碳经济转型,气候变化完全可以成为中美新的合作亮点。我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现在,生态文明的理念在中国已家喻户晓,成为社会共识。中国将用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完成全球最高的碳排放强度降幅,需要付出十分艰苦的努力。中国讲究言必信、行必果,说了就要做到,做不到就不要说。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十分突出。各国要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兼顾应对气候变化和保障民生。少一些推诿指责,多一些团结合作。比口号,更要比行动。发达国家应该认真履行历史责任和应尽义务,而且要保持政策的稳定性。(信息来源:节选自新华社“习近平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视频会晤”)



中美达成强化气候行动联合宣言!

11月10日,中国和美国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格拉斯哥大会期间发布《中美关于在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的格拉斯哥联合宣言》。双方赞赏迄今为止开展的工作,承诺继续共同努力,并与各方一道,加强《巴黎协定》的实施。在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能力原则、考虑各国国情的基础上,采取强化的气候行动,有效应对气候危机。双方同意建立“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工作组”,推动两国气候变化合作和多边进程。

具体来看:

双方计划在5方面开展合作:

(一)21世纪20年代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相关法规框架与环境标准;

(二)将清洁能源转型的社会效益最大化;

(三)推动终端用户行业脱碳和电气化的鼓励性政策;

(四)循环经济相关关键领域,如绿色设计和可再生资源利用;

(五)部署和应用技术,如碳捕集、利用、封存和直接空气捕集。

在甲烷排放方面,两国特别认识到,甲烷排放对于升温的显著影响,认为加大行动控制和减少甲烷排放是21世纪20年代的必要事项。为此:

(一)两国计划合作加强甲烷排放的测量;交流各自加强甲烷管控政策和计划的信息;并促进有关甲烷减排挑战和解决方案的联合研究。

(二)美方已经宣布美国甲烷减排行动计划。

(三)考虑到上述合作,双方将视情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会议前采取以下行动:

1. 双方计划在国家和次国家层面制定强化甲烷排放控制的额外措施。

2. 中方计划在其近期通报的国家自主贡献之外,制定一份全面、有力度的甲烷国家行动计划,争取在21世纪20年代取得控制和减少甲烷排放的显著效果。

(四)中美计划在2022年上半年共同召开会议,聚焦强化甲烷测量和减排具体事宜,包括通过标准减少来自化石能源和废弃物行业的甲烷排放,以及通过激励措施和项目减少农业甲烷排放。

此外,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方面,美国制定了到2035年100%实现零碳污染电力的目标。中国将在“十五五”时期逐步减少煤炭消费,并尽最大努力加快此项工作。两国还计划在4方面开展合作:

1. 支持有效整合高占比、低成本、间歇性可再生能源的政策;

2. 鼓励有效平衡跨越广阔地域电力供需的输电政策;

3. 鼓励整合太阳能、储能和其他更接近电力使用端的清洁能源解决方案的分布式发电政策;

4. 减少电力浪费的能效政策和标准。(信息来源:全国能源信息平台 2021-11-11)



COP26延期一天闭幕 《格拉斯哥气候公约》发布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14日报道,原定12日闭幕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超时一天后达成最终协议。大会主席夏尔马在英国时间13日约7时50分(北京时间14日凌晨3点50分)敲下槌子,宣布缔约方已通过这份旨在将全球变暖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实现世界免遭灾难性气候变化的协议。

2.jpg

推迟闭幕 艰难达成共识

“拖堂”,可以说是每一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大会都想竭力避免的情况,但近些年来,大会却从未按时结束。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此前在利马气候变化大会举行期间曾说过,“没有不拖的气候会。从中可以看出气候谈判之艰苦。”

本次峰会由于分歧严重,直至13日才完成谈判,缔约国终于在燃煤使用、减少碳排放和资助脆弱国家等相关条款上艰难达成共识。在协议草案即将生效的最后一刻,以印度为首的国家代表提出了动议,将文本中关于燃煤使用的规定由“逐渐停止”(phase out)改为“逐渐减少”(phase down)。尽管有其他国家代表对此表达了失望,但并未投下否决票,大会最终通过了此项公约。

大会的协议关注了应对气候变化科学与紧迫性、适应资金、减缓、损失损害、政策实施、协作等问题;在此前两届气候变化大会谈判中始终未能取得突破的有关市场机制内容的《巴黎协定》第六条实施细则,在本届大会最后的冲刺谈判中达成了共识。

COP26中国代表团团长、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强调,本次峰会最主要的成果就是达成了包括第六条在内的《巴黎协定》实施细则相关议题的谈判,为落实《巴黎协定》奠定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开启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新征程。

碳交易的重要新规

据彭博社报道,缔约国也在本届气候大会上批准了一项有关《巴黎协定》中全球碳市场实施细则的内容。该条文涉及缔约国如何利用国际碳交易市场来减少各国碳排放,是国际协定中最复杂最难理解的概念之一。

根据最新协议,国家之间的碳交易有了新的规则,一个国家的政府可通过资助另一个国家的温室气体减排项目来实现其排放目标。官员们预计这些规则将为国际碳交易市场奠定基础。

赵英民说:“国际碳市场实际上就是《巴黎协定》实施细则里第六条的相关内容,我们既要强调维护环境的完整性,避免重复计算,同时又要基于规则,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整个谈判进程当中,要基于公平,基于共同担有区别的责任。目前全球升温的气候变化的这样一个结果,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无序排放导致的,这里边主要是发达国家排放的,因此这个历史责任非常明确。从这个意义上讲,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必须率先减排,各国都要基于化石能源逐步减少作为我们脱碳的起点来共同努力,而不仅仅是发展中国家停止使用煤炭,这是不公平的。这也是各方博弈的焦点,最后我们达成了一致。”

3.jpg

外界评价“谨慎乐观”:发达国家还应更努力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大会闭幕后发表视频声明说,与会各方迈出了重要的步伐,但还“不够”,发达国家、金融机构和技术持有者应结成联盟,共同帮助新兴经济体减排、加速转向绿色经济。他呼吁发达国家兑现每年提供1000亿美元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挑战的承诺。此外,古特雷斯还对中国和美国在大会期间发布强化气候行动联合宣言表示欢迎。

《联合早报》指出,专家对大会达成的协议表示谨慎乐观,认为这些措施将维持《巴黎协定》的目标,即“致力于实现将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低于工业化水平前2摄氏度的水平,并努力将其控制在1.5摄氏度的水平”。但是,环保人士也批评发达国家缺乏对发展中国家在资金上的承诺,并指它们在帮助发展中国家脱碳和应对更多极端天气事件的力度不足。

赵英民亦表示,在发展中国家长期关切的适应、资金和技术支持等方面,本届大会虽取得一定进展,但还有遗憾和不足,广大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早已承诺的每年1000亿美元还没有到位表达了极大失望。

中国做出积极贡献

赵英民表示,中国代表团在本届大会上以建设性的态度与有关各方积极沟通磋商,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展现了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他还表示,中美联合发表了格拉斯哥宣言,明确双方将进一步加强合作,按照共同带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双方开展各自的国内行动,加强双边的合作,并且共同推动气候变化多边进程,给大会进程注入了强大的正能量。

据新华社报道,作为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中国强化自主贡献目标,加快构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积极探索低碳发展新模式,为推动全球气候治理、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展现大国担当。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指出,在碳达峰时,发达国家人均排放比中国高得多,“我们既要压低峰值、又要缩短这个时间,这也是中国为应对气候变化做的努力。”雨林国家联盟联合创始人费德丽卡·比塔认为,“与一些西方国家不同,中国对其承诺的落实始终如一”。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每年在世界不同地区轮换举办。2022年的大会按计划将在埃及沙姆沙伊赫举行。(来源:澎湃新闻 2021-11-14)



BP:世界离不开石油和天然气

BP首席执行官在阿布扎比国际石油天然气展览会(ADIPEC)期间接受采访时表示,石油和天然气将继续在全球能源体系中发挥作用,即使在国际能源署(IEA)提出的净零排放情景下,世界仍然需要石油,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要解决的问题就变成了“你该如何面对它”,对于石油行业来说,需要做的就是想办法以更低的碳排放来生产石油。与大多数欧洲石油巨头一样,BP目前正将自己定位为一家综合性能源公司,并表示将通过积极的投资组合管理,以及不在新的国家进行油气勘探,在2030年前将油气产量削减40%。壳牌今年早些时候也表示,其石油产量在2019年已达到峰值。意大利埃尼公司预计其石油产量将在2025年达到峰值。(来源:油价网 2021-11-15 )



IGU发布可再生和低碳气体报告

近日,国际燃气联盟(IGU)发布2021年全球可再生和低碳气体报告,主要内容包括:(1)沼气和生物甲烷总产量约为400 TWh,占全球天然气总产量的1%左右;一半以上产量集中在欧洲国家,25%在中国。(2)低碳氢气的产量较低,目前只有约0.5%的氢气生产来自低碳资源,仅占全球总产量的0.03%左右;尽管全球都非常关注氢在转型中的作用,但在过去5年中,低碳氢的产量仅略有增加。(3)绿氢比任何其他形式的可再生气体都贵得多,但预计成本会下降,因为可再生电力和电解槽的成本会持续下降。(4)虽然政策制定者对低碳氢的兴趣比生物甲烷要大得多,但目前的生产水平以及生物甲烷和氢的相对成本表明,将生物甲烷列入政策议程很重要。(5)鉴于脱碳面临的挑战,以及需要尽可能多的可行方案推进,应尽快寻求各种形式的可再生气体,这需要全球各国强有力和明确的政策支持,现有行业参与者和颠覆者等的积极参与,以及更多的资金支持。(来源:国际燃气联盟 2021年11月)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再设立2000亿元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十四五"推进国家政务信息化规划,加快建设数字政府、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决定设立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会议指出,我国能源资源禀赋以煤为主,要从国情实际出发,着力提升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加快推广成熟技术商业化运用。会议决定,在前期设立碳减排金融支持工具基础上,再设立2000亿元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形成政策规模,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新设立的专项再贷款,按照聚焦重点、更可操作的要求和市场化原则,专项支持煤炭安全高效绿色智能开采、煤炭清洁高效加工、煤电清洁高效利用和推进煤层气开发利用等。全国性银行自主发放优惠贷款,人民银行按贷款本金等额提供再贷款支持。会议要求,统筹研究合理降低项目资本金比例、适当税收优惠、政府专项债资金支持、加快折旧等措施,加大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项目支持力度。 (来源:节选自央视网 2021-11-18)



中共中央、国务院:目标到2025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主要目标为到2025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浓度下降1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7.5%,地表水Ⅰ-Ⅲ类水体比例达到85%,近岸海域水质优良(一、二类)比例达到79%左右,重污染天气、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土壤污染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能力明显增强,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持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更加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到2035年,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来源:新华社 2021-11-8)



发改委:工业、交通运输等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已编制完成

11月16日,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也是一场硬仗。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共同构成贯穿碳达峰碳中和两个阶段的顶层设计,为各地区、各行业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指明了方向。

孟玮介绍,国家发改委承担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将会同有关部门按照《意见》和《方案》部署要求,抓住“十四五”开局起步关键期,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推动落实顶层设计。按照《意见》和《方案》部门分工,组织有关部门抓紧制定出台分领域分行业实施方案和支撑保障措施,压实部门责任,压茬推进各项工作。加快构建目标明确、分工合理、措施有力、衔接有序的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体系。

二是扎实推进重点工作。大力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聚焦能源消耗占比较高、改造条件相对成熟、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重点行业,加大改造升级力度,提升能源效率、降低碳排放强度。持续做好虚拟货币“挖矿”全链条治理工作,建立长效机制,严防“死灰复燃”。开展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专项检查“回头看”,巩固前期工作成果,坚决制止“两高”项目盲目上马。

三是强化工作统筹协调。压实地方责任,组织地方从实际出发制定落实举措,加强对各地区碳达峰行动方案的审核把关。定期调度和督促各成员单位工作任务进展情况,研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和考核评价制度,持续跟进评估政策实施成效。

四是深入研究重大政策。完善能耗双控政策,强化能耗强度约束性指标管控。深化碳排放统计核算方法研究,加快构建科学合理、简明适用、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完善碳市场法规制度,强化对企业、第三方机构的日常监管。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构建有利于碳达峰碳中和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关于“1+N”后续政策体系,孟玮介绍,按照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部署,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制定能源、工业、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农业农村等领域和钢铁、石化化工、有色金属、建材、电力、石油天然气等重点行业实施方案,以及科技支撑、财政金融、碳汇能力、统计核算和督查考核等支撑政策。目前,工业、交通运输、城乡建设等领域实施方案和《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已编制完成,正在按程序报请审议,审议通过后将按程序印发实施。

下一步,领导小组办公室将会同各成员单位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行稳致远,不断取得新成效。(来源:第一财经 2021-11-16)



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产融合作推动工业绿色发展的指导意见》

11月5日,工信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产融合作推动工业绿色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为《意见》)。《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推动工业绿色发展的产融合作机制基本成熟,符合工业特色和需求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更加完善,工业企业绿色信息披露机制更加健全,产融合作平台服务进一步优化,支持工业绿色发展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更加丰富,各类要素资源向绿色低碳领域不断聚集,力争金融重点支持的工业企业成为碳减排标杆,有力支撑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保障产业与金融共享绿色发展成果、人民共享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和谐共生的美好生活。

《意见》在主要任务中提到,建立健全碳核算和绿色金融标准体系。构建工业碳核算方法、算法和数据库体系,推动碳核算信息在金融系统应用,强化碳核算产融合作。鼓励运用数字技术开展碳核算,率先对绿色化改造重点行业、绿色工业园区、先进制造业集群等进行核算。规范统一绿色金融标准,完善绿色债券等评估认证标准,健全支持工业绿色发展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推动国内外绿色金融标准相互融合、市场互联互通,加强国际成熟经验的国内运用和国内有益经验的国际推广,吸引境外资金参与我国工业绿色发展。

完善工业绿色发展信息共享机制。组织遴选符合绿色发展要求的产品、工艺技术装备、解决方案、企业、项目、园区等,建立工业绿色发展指导目录和项目库。探索建立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信息平台,鼓励企业参照成熟经验主动披露相关信息。推进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和相关上市公司强制披露环境信息,支持信用评级机构将环境、社会和治理(ESG)因素纳入企业信用评级。完善《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中涉及工业绿色发展的分类,为工业企业信息服务平台和项目库建设提供支撑。

加强产融合作平台建设。将国家产融合作平台作为金融支持工业绿色发展的重要载体,增设“工业绿色发展”专区。推动建立跨部门、多维度、高价值绿色数据对接机制,整合企业排放信息等“非财务”数据,对接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保障融资交易安全。探索构建系统直连、算法自建、模型优选、智能对接、资金直达的平台生态,推动金融资源精准对接企业融资需求,提高平台服务质效。

加大绿色融资支持力度。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扩大绿色信贷投放,合理降低企业融资综合成本。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完善信贷管理政策,优化信贷审批流程,通过调整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等方式引导信贷资源配置,积极发展绿色信贷、能效信贷,推动“两高”项目绿色化改造,对工业绿色发展项目给予重点支持。研究有序扩大绿色债券发行规模,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中长期绿色债券。支持符合条件的绿色企业上市融资和再融资,降低融资费用。依托科创属性评价,研究建立绿色科创企业培育引导机制,支持“硬科技”企业在科创板上市。鼓励推广《“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GIP),进一步发展跨境绿色投融资,支持开展“一带一路”低碳投资。

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支持在绿色低碳园区审慎稳妥推动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基础设施REITs)试点。鼓励金融机构开发针对钢铁石化等重点行业绿色化改造、绿色建材与新能源汽车生产应用、老旧船舶电动化改造、绿色产品推广等方面的金融产品;综合利用并购贷款、资产管理等一揽子金融工具,支持产能有序转移、危化品生产企业搬迁、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等。积极探索发展专业化的政府性绿色融资担保业务,促进投资、信贷、担保等业务协同。鼓励金融机构开发气候友好型金融产品,支持广州期货交易所建设碳期货市场,规范发展碳金融服务。(来源:证券日报网 2021-11-10)



2025年全国公共机构碳排放要降7%

近日,国管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印发了《深入开展公共机构绿色低碳引领行动促进碳达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明确提出总体目标:到2025年,全国公共机构用能结构持续优化,用能效率持续提升,年度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1.89亿吨标准煤以内,二氧化碳排放(以下简称碳排放)总量控制在4亿吨以内,在2020年的基础上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下降5%、碳排放下降7%,有条件的地区2025年前实现公共机构碳达峰、全国公共机构碳排放总量2030年前尽早达峰。

同时,针对重点工作提出具体指标:到2025年,公共机构新建建筑可安装光伏屋顶面积力争实现光伏覆盖率达到50%,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3000个以上,力争80%以上的县级及以上机关达到节约型机关创建要求,创建300家公共机构绿色低碳示范单位和2000家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遴选200家公共机构能效领跑者。

《方案》还提出了加快能源利用绿色低碳转型、提升建筑绿色低碳运行水平、推广应用绿色低碳技术产品的20项具体举措,如大力推广太阳能光伏光热项目、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持续推广新能源汽车、加大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力度、提高建筑用能管理智能化水平、推动数据中心绿色化、提升公共机构绿化水平,加大绿色低碳技术推广应用力度、大力采购绿色低碳产品等。(来源:北京日报 2021-11-24)



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突破10亿千瓦

从国家能源局获悉:据行业统计,截至今年10月底,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0.02亿千瓦,突破10亿千瓦大关,比2015年底实现翻番,占全国发电总装机容量的比重达到43.5%,比2015年底提高10.2个百分点。其中,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和生物质发电装机分别达到3.85亿千瓦、2.99亿千瓦、2.82亿千瓦和3534万千瓦,均持续保持世界第一。

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1-10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截至10月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约23亿千瓦,同比增长9%。其中,风电装机容量约3亿千瓦,同比增长30.4%;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2.8亿千瓦,同比增长23.7%。

1-10月份,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3180小时,比上年同期增加106小时。其中,核电6471小时,比上年同期增加372小时;风电1827小时,比上年同期增加100小时。(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1-11-22)



《深圳碳普惠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发布实施

近日,《深圳碳普惠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简称《方案》)正式发布实施。《方案》提出,深圳将构建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构建品牌显著、吸引力强、全民参与且持续运营的碳普惠体系,探索以积分奖励等激励机制广泛调动社会各界资源参与减排行为,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助力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

《方案》提出了碳普惠体系三年建设目标:到2021年,形成碳普惠体系顶层设计,构建相关制度标准和方法学体系,完善碳普惠核证减排量交易机制,建立碳普惠商业激励机制;到2022年,搭建碳普惠统一平台,逐步实现碳积分与碳普惠减排量的联通兑换,以及碳普惠核证减排量在碳交易市场的交易和收益反馈,初步建立制度健全、管理规范、运作良好的碳普惠运营机制;到2023年,完善碳普惠体系,基本形成规则流程清晰、应用场景丰富、系统平台完善和商业模式可持续的碳普惠生态。

《方案》明确了深圳碳普惠体系的核心思路,即以“低碳权益、普惠大众”为核心,“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公开透明、全民参与”为原则,对小微企业、社区家庭和个人节能减碳行为产生的减排量具体量化并赋予价值,打造低碳行为数据聚集平台与碳交易市场平台互联互通的“双联通”体系,通过政策鼓励、商业激励、公益支持和交易赋值“四驱动”为支撑,在“形成持久、普遍的绿色生活方式”领域先行示范,打造绿色发展的“深圳样板”。

《方案》重点突出深圳碳普惠的创新特色,一是实现全低碳场景覆盖,即涵盖绿色出行、绿色消费、绿色生活、绿色公益以及其他基于项目的减排行为等主要领域;二是发挥数据聚集效应,即充分利用深圳市经济条件发达、基础设施建设完备、互联网科技力量雄厚、大数据开发便利等优势和特点,实现低碳行为数据的高效采集、汇聚和量化,并鼓励各类场景打造兼具趣味性和实时展示的应用小程序;三是建立具有商业可持续性的碳普惠体系,通过实现低碳行为数据与碳普惠减排量的转换,以及与碳市场交易平台的连接,构建集商业激励、公益奖励和交易赋值于一体的碳普惠机制。

《方案》还着眼于建立高效完善的信息服务体系。一方面是鼓励开发碳普惠应用程序,实现与碳普惠统一平台的联通,直观、及时地向小微企业、社区家庭和个人展示低碳行为数据,探索以积分奖励等激励机制广泛调动社会各界资源参与减排行为;另一方面建立碳普惠统一平台,依托平台开展碳普惠核证减排量的签发、转移登记和消纳,汇集各类低碳场景积分数据,开展政策发布、信息披露、碳普惠宣传和监督管理等工作。(来源:南方日报 2021-11-18)



首次明确时间表!比亚迪将停产燃油车

11月13日,比亚迪发布消息称,近日在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6)上,相关政府、企业和其他组织代表共同发表了关于加速向零排放汽车和货车转型的宣言,目标是在2040年或之前实现零排放汽车和货车的销售占比达到100%。比亚迪参与其中。

这意味着相关企业将在2040年或之前停止生产燃油车。值得注意的是,这是比亚迪首次明确提出燃油车停产时间表。

11月,为期两周的COP26在英国苏格兰格拉斯哥举行。据介绍,在COP26倡议下,比亚迪与政府、企业和环保机构等多方组织一起,共同签署三份协议。

除前文提及的宣言外,比亚迪还签署了《零排放中、重型车辆全球谅解备忘录》,目标是在2030年之前实现零排放中、重型卡车的销售占比达到30%,2040年之前实现零排放中、重型卡车的销售占比达到100%,以促进2050年实现零碳排放。

在卡车方面比亚迪早有准备。早在2012年,比亚迪就投入新能源卡车研发,到2015年领先国际主流汽车品牌2-3年实现纯电动重卡规模化、市场化运营。

会议期间,比亚迪电动大巴也实力“出圈”。据介绍,在会议期间,比亚迪零排放纯电动大巴作为官方指定接驳车辆,向参会人员提供出行服务。比亚迪与ADL联合打造的一台纯电动双层大巴也被作为展车陈列在蓝区主会场,展示可持续交通解决方案。

比亚迪在COP26举办地英国早有布局。数据显示,截至11月4日,比亚迪在英国的纯电动大巴销量超过1000台,市场占有率60%以上。其中500余台已投入运营,遍布英国10余个城市,累计行驶里程超过4000万公里,相当于减少碳排放4万吨。

品牌营销专家燕鹏飞表示,在助力全球减排上,比亚迪表示,截至10月,比亚迪新能源车辆已累计为全球实现碳减排809万吨,相当于种植了约674万棵树。未来,比亚迪将会继续深耕新能源交通领域,推动全球交通电动化进程,用实际行动“为地球降温1摄氏度”。(来源:搜狐网 202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