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是高密度经济活动聚集场所,是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主角。由于城市空间的环境容量相对有限,因此,城市也是污染治理和实现碳中和的焦点和难点。
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城市化率达到63.9%,2035年有望达到75%。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城市碳中和势必要提上重要日程。
那么,城市该探索怎样的碳中和路径?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会长、中国碳中和50人论坛成员潘家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将城市实现碳中和的“秘方”概括为“123”:“1”是坚持碳中和的目标导向;“2”是两条腿走路——软、硬技术兼施;“3”是三管齐下——压缩需求、内部挖潜、区域协同。
美丽城市建设是城市碳中和第一步
城市作为第二、三产业的空间载体和居民高度密集区,经济产出占比超过90%,能源电力占比甚至逼近95%。也正是因为产业、能耗和人口在城市空间的高度浓集,低碳城市建设成为我国碳达峰碳中和建设的重心和重点。
潘家华认为,城市碳中和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所在,亦是就业提升与福祉改进的内在惠因。城市碳中和与城市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息息相关。
“实现碳中和,首先就是要树立明确的目标导向。”潘家华强调,我国要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就应该坚定不移地朝着这个方向走,不能走偏了,更不能逆着走。
在潘家华看来,碳中和是美丽中国建设的导向和目标,而美丽城市建设是城市走向碳中和的第一步和关键一步。“城市碳中和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精准界定什么是城市,在此基础之上要明确城市需要怎样的社会公共服务,包括教育、文化、产业、医疗等,进而确定要走怎样的节能降碳与碳中和路径。”
城市碳中和要“软”“硬”兼施
那么,城市需要怎样的碳中和?“必须要软硬兼施。”潘家华强调。
所谓“硬”,即在技术层面,要探索颠覆性的技术创新,这是城市碳中和的必要条件。在潘家华看来,城市要碳中和,仅靠常规改进型和改良型的技术创新远远不够,必须要通过颠覆性的硬技术革命,如走“零碳能源、零碳交通”的道路等,彻底取代高碳的化石能源生产和消费。
所谓“软”,即在城市的空间规划和区域规划层面,做好城市的功能分析与空间分配;在制度设计层面做好碳资产管理;在建筑工程质量和使用寿命方面做足长远安排,这也正是城市厚重的历史感与城市文化积淀所需要的。
从硬技术的颠覆性创新看,潘家华认为,如果只是提高效率,只能无限地低碳,不可能零碳。所谓“零碳”就要求在没有化石能源碳排放的情况下,能够提供同等甚至更优质的能源服务,只有这样才能让煤炭告别能源市场。
实际上,从能源生产侧看,随着光伏、风电等发电成本的大幅下滑,正逐渐让去煤化、绿色低碳的颠覆性技术越来越深入到城市,走近普通消费者;从消费侧看,以纯电动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等为代表的极具零碳潜力的颠覆性技术亦已获得越来越广泛认同,特别是电动汽车在经济性方面的优势也正逐渐形成碾压传统燃油车之势,从而为城市碳中和勾画了极具前景的版图。
而从软技术方面分析,“社会性软技术革命是碳中和的充分条件,有助于大幅压缩需求,从而事半功倍、加速并保障碳中和的实现进程。”潘家华指出。
潘家华特别强调城市空间规划的重要性,并明确反对中心城市建设。“低碳城市的关键在于城市空间的科学规划和功能定位的合理分配,过度中心化的城市发展格局,结果必然是高碳的。”
“按城市体量,我国城市分为超大城市、中心城市、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等。体量越大的城市越要求集所有资源于一身,从而导致人口过密、交通拥挤、能源供需紧张,城市热岛效应加剧,自然容易形成高碳锁定。”潘家华进一步解释称。
反观发达国家经验,则更多呈现为散点式城镇化布局,经济社会发展秩序井然,人与自然更易和谐共生。在潘家华看来,就近、就地城镇化,产城一体、业居融合,避免的不仅是交通拥堵,还包括污染物排放和碳排放。
城市更新不必大拆大建
在潘家华看来,“三管齐下”,即压缩需求、内部挖潜、区域协同,是城市实现碳中和的必由路径。
压缩需求就是要想方设法降低能源消耗总量;而内部挖潜就需要做好城市更新这篇大文章。
“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大拆大建不仅浪费社会财富,更易增加碳排放,不利于城市碳中和的实现。”潘家华建议,城市更新一定要立足城市自身及周边资源,以及气候环境特点,着眼人、治、安和谐,城市发展与城市整体规划融合,最大化实现生态绿色环保。
潘家华同时指出,碳中和要全国一盘棋,一方面要避免一窝蜂、一刀切以及不切实际大跃进;另一方面还要重视区域协同。
以北京为例,北京经济活跃,能耗尤其是用电量需求大,碳中和任务重,而内蒙古乌兰察布,面积超5万平方公里,人口规模170万,风、光资源极其丰富。如果北京通过对口支援手段在乌兰察布大力发展光伏风电,不仅可能满足北京的清洁电力需求,还可以增加乌兰察布当地的就业,并减少当地土壤蒸发量,从而改善当地城市生态环境。“无论是经济效益,还是生态效益,两个城市可以实现双赢。”潘家华说。(来源:中国能源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