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举办的第七届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国际论坛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丁仲礼表示:“中国能源活动碳排放约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77%,能源发展转型任务更加紧迫。发展CCUS全产业链技术,是稳健推进中国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一环。”
01
中国积极开展CCUS
中国政府层面正积极围绕CCUS发展开展一系列工作。其中包括生态环境部印发《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指南(试行)》;配合科技部组织设立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碳达峰碳中和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重点专项;建成国家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发布并推广“二氧化碳的捕集驱油及封存技术”等。
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李金发在会上表示,今年1月首次发布的中国海域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潜力评价结果显示,中国海域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潜力巨大,预测潜力达2.58万亿吨,可为“双碳”目标实现提供重要支撑。
这一封存潜力,约是中国去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的224倍。IEA数据显示,去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14.8亿吨。
李金发还表示,计划年内适时发布陆域潜力评估结果,逐步摸清中国二氧化碳地质封存资源家底。
据国际能源署预测,全球利用CCUS减碳量,将在2030年、2035年、2050年分别达16亿吨、40亿吨和76亿吨,分别相当于2020年全球碳排放总量的4.7%、11.8%和22.4%。
02
开展CCUS政策、市场支持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在会议上指出,生态环境部在CCUS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划、研发示范、能力建设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下一步将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未来将继续稳妥有序地推进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建设。
截至2022年底,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2.3亿吨,累计成交额104.8亿元。
“今后将逐步扩大全国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进一步丰富交易主体、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赵英民表示。
他进一步表示,下一步各部门将积极营造有利于CCUS发展的政策环境,推动构建CCUS技术标准体系;积极支持CCUS大规模试点示范,组织开展CCUS项目减排量核算方法学研究,探索将CCUS项目纳入碳市场交易的可行机制。
03
中国将开启海上二氧化碳封存
中商产业研究院报告指出,随着成本降低、技术进步、政策激励,CCUS技术在2025年产值规模超过200亿元/年,到2050年超过3300亿元/年,按保守情形估计2025-2050年平均年增长率为11.87%。
3月20日,界面新闻从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海油)获悉,3月19日,在其所属南海恩平15-1油田海域,中国海上第一口二氧化碳封存回注井正式开钻。
该井将于今年4月中旬完钻投用。
中海油表示,这口井将建立起二氧化碳回注地层的“绿色通道”,预计每年可封存二氧化碳30万吨,累计封存二氧化碳150万吨以上,相当于植树近1400万棵,或停开近100万辆轿车。
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郭永宾表示,这口海上二氧化碳封存回注井完全由中国自主设计实施,标志着中国初步形成海上二氧化碳注入、封存和监测的全套钻完井技术和装备体系,填补了海上二氧化碳封存技术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