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聚焦 首页 / 思想聚焦

尹成杰:关于实现“双碳”目标下农业碳汇的思考

信息来源:碳中和专委会 发布时间:2023-06-07 浏览量:1999

关于实现“双碳”目标下农业碳汇的思考

尹成杰

(作者系原农业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健全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制度”、“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2030年前实现碳排放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农业农村减排固碳,既是重要举措,也是潜力所在,这方面要做好科学测算,制定可行方案,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扎实做好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工作,发挥农业碳汇功能,对于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乃至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碳汇是农业的重要功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乡村振兴促进法》规定,乡村具有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研发应用减碳增汇型农业技术,探索建立碳汇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这些重要论述和部署安排,为理性认识和开发农业碳汇[1]功能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和中央一号文件的规定,明确提出并充分肯定农业的碳汇功能,这是对传统农业功能的丰富和发展。传统农业功能论认为,农业具有产品供给功能、劳动力就业功能、出口创汇功能等。中央对农业碳汇功能的提出和认可,标志着我国农业既肩负着农产品供给功能,同时又肩负着提供生态产品功能,标志着我国农业发展进入绿色生态循环低碳时代,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我们传承和强化农业的传统功能,对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对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以及对确保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发挥极为重要的压舱石作用。在新时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仍然要继续巩固和提高农业的传统功能。但与此同时,随着新时代新征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进绿色发展”、“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等理念的提出,要向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挖掘乡村的多元价值要效益,在继续巩固强化和提升农业的传统功能的基础上,要深化认识和高度重视农业的碳汇功能。加强农业碳汇功能研究,开发农业碳汇功能,实现农业碳汇价值,是世界性、时代性、全局性的重大课题,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性和前瞻性。

农业碳汇功能是碳汇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碳汇功能,主要是指通过自然过程或人为措施,将二氧化碳储存到森林、草原、农作物、土壤、海洋等生态系统中的过程和能力。农业,包括林业、草原等生态系统,都置身于山水林田湖草沙大系统中,这个大系统是一个动态变化的生命共同体。农业碳汇功能是这个生命共同体中的重要功能,农业碳汇是这个生命共同体中的宝贵财富。农业碳汇的构成要素是多变的,因此,农业碳汇功能也是动态变化的。农业碳汇的内涵不断丰富发展变化。农业碳汇功能的强弱,农业碳汇功能的大小,取决于自然的和人为的各种相关要素的变化。一般来说,农业碳汇功能的变化,直接或间接受到自然气候、山林面积、耕地面积、农作物面积以及农作物结构和布局的影响,受到农业发展方式、耕地利用方式、农作物栽培方式以及农业科技应用等因素的影响。一些地方的实践表明,农业碳汇功能总是随着农业绿色发展而增加,农业碳汇规模总是随着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保护治理而提升。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农业绿色低碳发展,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实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是强化农业碳汇功能、让农业碳汇功能造福人类的根本之策。

森林碳汇在农业碳汇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森林面积虽然只占陆地总面积的1/3,但森林植被碳储量几乎占到了陆地碳库总量的50%。森林是二氧化碳的吸收者和转化者。树木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减缓了温室效应,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森林碳汇作用。二氧化碳是森林中各种草木等植物生长的必须营养物质,森林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转变为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氧气。森林的这种转化过程,就是固碳的过程。

农业碳汇是农业的重要功能。农业种植业不仅可以生产出产量巨大的各类农产品,还可以生产出数量可观的农作物秸秆。森林有碳汇,当然农业就有农业碳汇。而且,农业碳汇同森林碳汇相比较,既有相同之处,又有自己的特殊性。农业碳汇是农业种植业碳汇和农业经营技术措施以及农业资源减量化、循环化、绿色化碳汇的综合体。据《农田生态系统碳汇研究进展》统计,全球农业直接产生温室气体排放占全球总排放量的11%-15%。但农业同时又是一个巨大的碳汇库。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全球农业碳汇在碳汇库中占比约20%。据中国农业银行发布数据,截至2021年5月,我国农业碳汇市场已经累计交易碳汇约117万吨,总金额为7400多万元。实现农业碳汇价值,已成为农业绿色发展、转型升级和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之一。

一是农业碳汇功能具有多元性。农业种植业碳汇过程同森林植物碳汇过程是基本相同的,都是通过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转化实现的。与此同时,农业还通过改进肥料技术、保护性耕作、采用轮作制度、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等生产技术和经营技术实现碳汇,增加农业多元化固碳途径,提高农业固碳能力。

二是农业碳汇功能具有季节差异性。季节不同,农作物生长阶段不同,农作物的光合作用不同,体现出的农作物碳汇能力不同。因农时季节变化,采取的耕作方式不同,土壤的碳汇能力也不同。例如:在东北地区,冬季田野里几乎没有农作物,碳汇数量就会季节性减少。因此,农业碳汇因季节变化、农作物不同、耕作方式不一,体现出明显的季节差异性。

三是农业碳汇功能具有区域性。我国农作物种植区域结构明显,有农区、牧区、半牧区和农牧交错区,有13个粮食主产区和23个农业产业带。不同农业功能区,农作物种植、耕作方式和耕作制度也不相同。因此,农业碳汇规模和结构不同。从一定意义上说,我国农业种植业的区域结构和布局,决定着农业碳汇功能的结构和布局。

四是农业碳汇功能具有系统性。农业既是一定的温室气体排放源,更是巨大的碳汇系统。我国农业既是生产大系统,也是生态大系统,涵盖生产系统、生态系统、产业系统、经营系统,覆盖着众多的子系统。农业大系统按照季节农时规律性变化而运行,决定了农业碳汇的系统性和规律性的变化。农业碳汇的系统性即是农业碳汇功能的规律性,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第二,目前农业碳汇开发利用的基本构成

从我国农业包括农林牧副渔各业角度研究和考虑,农业碳汇内涵丰富,包括农作物碳汇、土壤碳汇、畜牧业碳汇、森林碳汇、草原碳汇、渔业碳汇、茶园碳汇、竹林碳汇等,呈现多元结构和多元化形成路径。不难看出,农业碳汇与山水林田湖草沙密切相关。山水林田湖草沙是农业碳汇基本构成的重要载体。

从全球农业碳汇开发利用看,对农业碳汇的规律性、功能性认识以及价值实现,仍有待深化和探索。科学认识和利用农业碳汇功能将是农业绿色发展的一场革命。当前农业发展进入重视碳汇时期,农业绿色发展的成果将给人们带来更多福祉,农业功能将进一步发挥,农业地位将进一步提升。

一是农田碳汇。农田碳汇是农业碳汇的重要组成。农田碳汇内容丰富。(1)农作物碳汇。主要是指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转化消纳吸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而发挥固碳作用。我国农作物种植面积巨大,可达25.3亿亩(含复种指数)。其中,粮食面积达17.7亿亩。种植农作物虽有温室气体排放,但碳汇功能数量巨大,据《农田生态系统碳汇研究进展》数据,农作物碳汇占农田碳汇的10%-20%。(2)土壤碳汇。主要是指通过改善土壤条件、种植覆盖作物、采用保护性耕作等措施,发挥土壤的吸碳固碳作用,将一部分二氧化碳储存在农田土壤中。提高土圵有机质含量是增强土圵固碳能力的关键。据《 土壤呼吸作用与全球碳循环》数据,全球土壤每年吸收约25亿吨二氧化碳,约占全球碳汇总量的20%。全球土壤中储存的有机碳约为1500-2400亿吨,是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2-3倍,土壤碳汇对全球碳循环和气候调节具有重要作用。(3)林木碳汇。林木碳汇是指通过农田林木吸收和储存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农田林木主要包括农田防护林带、田间道路林木、田间地头林木等。

二是农作物秸秆综合循环利用碳汇。秸秆综合利用碳汇是指通过对农作物秸秆的有效利用,对农作物秸秆实行肥料化、饲料化、原料化、能源化、基料化利用,替代部分化肥和石化能源,促进节能减排,这就形成肥料化替代部分化肥碳汇,饲料化替代部分粮食等饲料碳汇,材料化替代部分木材碳汇,能源化替代部分化石能源碳汇,基料化替代部分木质基料碳汇。据《中国秸秆资源数量估算》数据,我国年度秸秆总量约10亿吨,综合循环利用潜力巨大。据《中国秸秆资源数量估算》数据,农作物秸秆和废弃物综合利用碳汇一般占农田碳汇的20%-40%。据《中国秸秆资源数量估算》数据,秸秆还田碳汇、生物质能源利用碳汇、饲料和生物材料制品碳汇,分别占50%-70%、20%-40%、10%-30%。

三是森林碳汇。森林是自然界中最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很强碳汇功能。森林碳汇,主是指森林中林木和各种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温室气体并消纳存储碳的过程。全球森林碳汇占碳汇总量的46%。一个国家的森林面积、积蓄量和覆盖率是该国森林碳汇的决定性因素。我国是林业大国,人工林面积占世界第一位。目前,全国森林面积2.2亿公顷,人工林面积7954万公顷,林木积蓄量175.6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23%。近年来,我国林业体制改革和林权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实行严格的森林保护制度,禁止砍伐和采伐林木,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大森林保护力度,加快植树造林步伐,全国森林面积逐年增加,林木积蓄量逐年提高,森林碳汇功能不断强化。

四是畜牧业绿色发展碳汇。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走畜牧业绿色低碳发展的路子,既可以减少碳源,又可以形成碳汇。通过改进饲养管理,节能减排,优化饲料结构、减少甲烷排放,加大粪污综合治理、实现无害化资源化循环利用等措施,降低畜牧业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占比,提高畜牧业碳汇能力。

五是农业生物质能源碳汇。农业生物质能源碳汇是农业碳汇的一种重要业态,形成碳汇潜力很大。将农业废弃物和部分农作物秸秆等生物质资源转化为生物质能源(如生物质燃料、生物质燃气等),可以替代部分化石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同时,这种方式还有助于提高农业投入品等农业资源利用率,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

六是茶园碳汇。茶园碳汇主要包括茶树碳汇和茶田碳汇。茶树通过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转化为茶树生长所需物质,同时发挥固碳和释放氧气的作用。茶田土壤又具有吸碳固碳的作用。我国是茶叶生产大国,有着悠久的茶叶生产历史。目前,我国有茶园面积2527.05万亩,积极开发茶园碳汇潜力巨大。实现茶园碳汇价值,对茶叶生产绿色发展,促进茶农增收,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在我国贵州、福建茶产区,有的茶园已实现碳汇交易。

七是竹林碳汇。竹林碳汇,主要是指竹子在生长过程中同林木一样通过光合作用,吸纳和转化温室气体,具有固碳作用。而且竹子是重要土特产,多年生植物,具有再生性。我国是竹子生产大国,竹林面积超过1亿亩,竹林碳汇大有可为。在我国竹产区,已有竹林碳汇项目实现碳汇交易。

第三,农业碳汇功能的重要价值

发挥农业碳汇功能,不仅能够促进减少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且可以参与市场交易,增加生态产品的经济收益。发展农业碳汇是拓展生态产品价值,促进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重要路径之一。

一是建立健全农业碳汇评价和交易制度,有利于发挥我国农业碳汇大国作用,为全球绿色低碳发展、节能减排作出贡献。我国农业碳汇资源丰富,体量庞大,潜力巨大。我国是世界农作物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并且近些年呈逐年增长态势。据国家统计局发布,2022年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7.7亿亩,比上年增加0.1亿亩;蔬菜播种面积约为3.4亿亩,同比增长2.3%;水果种植面积达到1.97亿亩。

我国农作物种植总面积远超世界上美国、欧盟、印度、俄罗斯、乌克兰等。2021年,美国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19.1亿亩;欧盟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9亿亩;俄罗斯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11.9亿亩;印度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16.5亿亩。情况表明,我国是世界农作物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具有明显的农业碳汇功能优势。

农作物种植面积是各类农产品产量和碳汇总规模的决定性因素。我国谷物总产量居于世界首位。由于农作物种植总面积决定着农业碳汇的规模大小和功能强弱,所以我国是世界农业碳汇大国。我国农业不仅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重要贡献,而且为世界碳汇和生态环境保护作出重要贡献。

二是建立健全农业碳汇评价和交易制度,有利于为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提供新途径。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产业。农业不仅为人类提供农产品,而且还为人类提供重要的农业碳汇生态产品。农业不仅为农民提供经营农产品的收入,还应为农民提供碳汇生态产品收入。农业生产碳汇是农业的重要生态产品和产业贡献。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和农业发展的阶段性,由于人们的视野和认识深化总是要有一个过程,农业生产的这部分碳汇生态产品和生态产业价值并没得到完全得到实现。在全球日益重视碳汇、碳汇交易日渐成熟的大背景下,我国农业碳汇价值应得到重视和实现。目前,我国农业发展进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新时代,充分发挥农业碳汇功能,是新时代新征程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完整认识农业的功能和地位的客观要求,是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内生新动力。

三是建立健全农业碳汇评价和交易制度,有利于为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实现农业绿色发展价值提供新机制。建立健全农业碳汇评价和交易机制,是对农业绿色发展、绿色产品、绿色价值的确认、倡导和支持。党的十八大以来,开启了重视和发展我国农业生态产品的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农业是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和生态财富的同步创造者。农业无时无刻不在生产着农产品、文化产品和生态产品,农业碳汇是重要的农业生态产品。让农业的碳汇功能得到认可,让农业的碳汇价值得到回报,让农业碳汇贡献得到彰显,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加快全面乡村振兴和建设农业强国,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重大举措。

四是建立健全农业碳汇评价和交易制度,有利于为推进全面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新动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要走绿色发展之路。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五大振兴之一。要走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之路。要以农业碳汇评价和交易,充分发挥农业碳汇功能作用,促进农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了中国式农业强国的基本内涵,即立足国情农情,体现中国特色,建设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的农业强国。实现农业强国的“五强”,关键要坚持绿色发展,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控制减少农业碳源,增加提高农业碳汇,是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方面。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动力,开展农业生态系统碳汇工作,加快完善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是推进乡村振兴和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有效措施。

五是建立健全农业碳汇评价和交易制度,有利于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有力支撑。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要正确处理发展与减排、当前与长远、整体与局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发挥农业碳汇功能作用,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有力支撑。要关注和重视农业碳汇对缓解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的作用。农业生产在获得农产品、文化产品、生态产品的同时,也在不断消纳二氧化碳,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温室效应作用明显。应该看到,农业具有碳源、碳汇的双重性,既要控制碳源,又要发挥碳汇。建立健全农业碳汇评价和交易机制,是正确处理农业碳源与碳汇关系,减少碳源,增加碳汇的重要制度性创新。作为农业既要发展生产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又要节能减排,减少碳排放,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有力支撑。与此同时,又要通过政府主导、市场调节发挥农业碳汇功能。制定采取有效调控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控制农业碳源,最大限度地增加农业碳汇。应该看到,发挥农业的碳汇功能作用,是对实现双碳目标的有力支撑,农业碳汇功能对支撑实现双碳目标大有可为。全国碳市场已于2021年7月16日正式开市运行。截至2023年4月,根据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平台统计,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2.34亿吨,累计成交额107亿元。

第四,农业碳汇价值实现路径探索

近些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力度不断加大,生态文明制度和政策体系进一步建立健全。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提出,要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促进生态产品价值提升,推动构建生态文明新范式,推动全面绿色转型。应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遵循,以中央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为指导,积极探索农业碳汇价值评价交易制度与机制,进一步实现农业碳汇交易,充分发挥农业碳汇功能的作用。

要积极探索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的农业碳汇评价交易制度与机制,这是农业碳汇实现交易的基础与前提。应从我国国情农情出发,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为目标,体现中国特色,建立健全农业碳汇调查监测机制,构建农业碳汇价值评价体系,制订农业碳汇评价规范,健全农业碳汇经营开发机制,构建农业碳汇调查、监测、分析、评价和核算的标准与方法体系。要把农业碳汇纳入碳排放交易机制,建立健全农业碳汇评价与交易机制。要搭建农业碳汇交易平台,建立农业碳汇信息共享平台,推动农业碳汇产品市场化交易。推进国际国内农业碳汇供需双方精准有效对接,拓展农业碳汇权益交易。要建立健全农业碳汇价值实现保障机制,重点在碳汇价值核算、供需对接、开展经营、保护补偿、评估考核等方面提供支持。要应用数字技术,建设农业碳汇监测网络和系统,实现数字赋能农业碳汇发展。

实现农业碳汇评价与交易是一个系统工程。由于农业碳汇形成要素多元,相互作用机理复杂,农业结构布局区域差异较大,碳源碳汇特征并存,核算评价难度较大,碳汇权益交易有待完善,加之碳排放交易流程繁复,因此,应积极探索创建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科学合理、简便易行的农业碳汇评价和交易机制。农业碳汇交易只是碳汇价值实现的一种形式,还应探索创新其他碳汇价值实现形式,多措并举,促进多路径多模式实现农业碳汇价值。近些年,各地积极探索创新农业碳汇价值实现的政策机制和具体路径,收到较好效果。从各地农业碳汇交易情况和有关专家专题研究成果看,主要有以下几种农业碳汇交易机制政策和路径。

一是实行农业碳票交易机制。农业碳票是一种碳汇交易收益权的凭证。农业碳票是对农业减排固碳数量评价认可的凭证。(1)由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按照相关程序和标准评价提出碳汇数量。(2)由有关专家组进行评议审核。(3)由相关部门审核验收。(4)向农业碳汇项目主体发放碳票凭证。获得碳票凭证的农业碳汇项目主体以此碳票凭证具有碳汇收益权。农业碳票可以进入碳汇市场交易,拥有碳票的农业碳汇项目主体可与国内外购买碳排放权的企业或个人实现买卖交易,也可按照相关规定以碳票参与碳汇投融资活动。

二是实行农产品碳标签机制。农产品碳标签机制是一种表明农产品的碳足迹大小的标签制度。农产品在生产、加工、流通环节过程中,既会发生消纳、转化二氧化碳,又会节能减排,还会产生一定的温室气体排放。(1)由有资质的相关评价机构对生产、加工、流通环节按照相关流程和标准进行测算和评估,实行碳足迹综合评价,计算出排放量大小,进而测算出碳汇的数量规模。(2)由有关专家组进行评议审核。(3)由相关部门审核验收。(4)向相关农产品生产主体发放碳标签。农产品碳标签,是农产品生产主体对此农产品碳汇收益权的凭证,体现该农产品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减排固碳的情况,表明该农产品生产经营过程中碳汇的数量。碳标签农产品生产者可以凭借农产品碳标签获得价格溢价收入,可以通过农产品碳标签获得绿色信贷等金融政策支持,可以通过农产品碳标签核定出的减排固碳量参与农业碳汇交易获得收益。农产品碳标签制度,是引导低碳生产、促进低碳消费的重要措施,是生态产品标识制度的创新,是促进农产品生产向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导向。

三是实行农业碳汇信贷政策。农业碳汇信贷,是指农业碳汇收益权人,以已经由有关机构和部门核定的农业碳汇收益权或预期收益权为质押物获得的银行贷款等碳汇金融产品。农产品碳汇生产者可以直接以碳汇收益权作质押获得贷款。购买碳排放权的个人或企业也可以购买的碳汇作质押获得银行贷款。一些地方已办理了林业碳汇质押贷款、海洋渔业碳汇质押贷款和茶园碳汇质押贷款。农业生产者以农产品碳汇收益权及预期收益权获得银行贷款,创新了一种新的贷款质押物,拓展了农业的融资渠道,把农业碳汇的生态价值转变为经济价值。

四是实行农业碳汇融资政策。农业碳汇收益权拥有者,以碳汇收益权入股相应企业,作为入股企业的农业碳汇收益权拥有者的股份,并以此获得分红利益。以农业碳汇收益权入股这种农业碳汇价值实现形式,起到了把农业碳汇收益权股份化、资本化的作用,对农业经营者实行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激励作用。同时,农业碳汇收益权也可以随着农业经营权流转而流转,承包地经营权流转规模化、集约化的过程也是农业碳汇规模化集约化的过程。银行还可以发行一定利率的碳汇债券,募集的资金主要用于农业碳汇项目。碳汇债券,扩展了政府融资手段和路径。2022年9月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发行了第一单林业碳汇债券,募集的36亿资金全部用于支持林业碳汇项目。

五是实行农业碳汇保险政策。农业碳汇保险,是指以农业碳汇为标的,对农业碳汇收益权实行农业保险政策。农业始终面临各类自然风险,农业的自然风险同时也是农业碳汇的风险。因此,实行农业碳汇保险是农业碳汇价值实现的重要路径之一。农民或企业作为参保主体,与保险机构签定合同,一旦其农业碳汇收益权受到害灾损失,保险机构经查勘验损,依据双方签定的保险合同,给以相应理赔,弥补农业碳汇项目收益权的损失。因此,农业碳汇保险为农业碳汇价值实现提供了有力风险保障。实行农业碳汇保险,既是农业保险险种的创新,又是绿色农业保险政策的重要体现。为农民或企业的农业碳汇收益权提供风险保障,既是农业碳汇项目收益权的实现保障,又是支持和保护农业绿色发展。

六是实行农业碳汇政府补贴政策。目前,农业碳汇市场发育不完善,收益预期不确定性较多,农业碳汇外部制约性较强。因此,有的地方政府财政出台了农业碳汇补贴政策,扶持农业碳汇的发展。有的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给以农业碳汇项目支持。目前的农业碳汇政府补贴,属地方性财政政策。这是一种重要的强农惠农政策,是支持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政策导向,调动了农民在农业经营中节能减排固碳的积极性。

第五,正确处理农业碳汇工作的几个关系

农业碳汇是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减排固碳的重大举措,对实现双碳目标意义重大。但是,农业碳汇工作刚刚起步,相关制度和政策机制有待完善,农业碳汇市场发育尚不健全,农业碳汇价值实现需要深入探索。开展农业碳汇工作,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正确处理农业碳汇工作中的重大关系,确保农业碳汇有序健康持续开展,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和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一是正确处理稳农保供与节能减排的关系。我国既是农业生产大国,又是农产品消费大国。要从我国国情农情出发,稳步搞好节能减排。我国农产品消费需求规模巨大,每年粮食消费8.25亿吨,猪肉消费5500万吨,牛羊肉消费1300万吨,牛奶消费6400万吨,鸡蛋消费3000万吨,水产品消费7200万吨,饲料消耗总能量为4.43万亿兆焦。因此,农业节能减排,绝不能减少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无论任何时候,都要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既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又要推进农业绿色低碳发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落实节能减排、生态固碳,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有力支撑。既要节药资源,保护生态,又要稳面积稳产量,保持农产品产量质量双提高,特别是粮食产量要保持在13000亿斤以上。既要节能降耗,防控碳排放污染,又要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一方面,要加快发展林业、种植业,增强减排固碳的碳汇能力。另一方面,要在加快养殖业发展、保障畜产品供给的同时,加快转变养殖方式,实行绿色减排低碳养殖。加快发展工厂化养殖,提高养殖现代化规模化集约化程度。坚持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畜牧业大县整县推进全复盖。

二是正确处理农业碳汇与农业碳源的关系。农业具有碳汇碳源的双重属性。农业既是碳排放的一个碳源,又具有重要的固碳功能。首先,要充分认识农业碳汇功能的稀缺性、重要性和发展性。不要因为农业是碳源之一,不要因为有的地区或某个农业产业暂时碳源大于碳汇,就以为农业碳汇无所作为。要看到农业碳汇大有可为。尽管有的地区或某个农业产业碳源大于碳汇,但这是阶段性、暂时牲的。随着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隨着农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农业碳汇规模逐步增加是发展趋势。要坚定农业碳汇开发利用的信心。目前已有不少地区和碳汇项目的农业碳汇数量大于碳源,碳汇开发加快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因此,要积极稳妥推进农业碳汇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农业生态碳汇产业化,农业碳汇产业生态化。要因地制宜,抓住农业碳汇优势区和优势项目,加快推进农业碳汇。对于山区草原地区,应优先发展林业碳汇、茶园碳汇、果园碳汇、竹园碳汇、草原碳汇等项目,促进碳汇价值多路径实现。对于广大农区,应积极探索发展农作物碳汇、蔬菜碳汇、特色农作物碳汇等项目。对于广大牧区,应加快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减少碳排放,控制碳源,发展绿色养殖碳汇项目。要实行农业碳汇差别化政策,区别不同区域不同碳汇项目,实行不同取向的碳汇政策,该扶持的农业碳汇项目要大力扶持,该控制碳源的要严格控制,充分发挥政策控排固碳的作用。

三是正确处理农业碳汇工作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农业碳汇工作正处在成长和发展时期。农业碳汇工作应坚持走市场化的路子。但在起步阶段,迫切需要政府宏观调控和政策扶持。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农业碳汇,把农业碳汇摆在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位置,制定扶持政策。可通过加强财政支持、补贴减免等形式的政策支持,激发市场活力,鼓励更多的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农户推动农业碳汇发展。加强对农业碳汇产品价值的宣传工作。继续强化政府在农业碳汇市场化过程中的引领作用,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同时,要逐步完善交易政策、机制和途径, 建立健全农业碳汇市场交易机制。积极创新交易模式,在实行农业碳票机制及农产品碳标签机制的基础上,探索碳汇储蓄、碳汇期货、碳汇信用贷款等新型碳汇金融产品。扩大农业碳汇交易和农业碳汇市场化产品试点范围,大胆探索农业碳汇市场化路径。

四是正确处理农业碳汇国家、集体、农户的利益关系。农业碳汇收益权及其利益分配是一个复杂的政策性问题。目前,相关政策正在建立健全。应以中办国办《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为指导,建立健全农业碳汇利益分配机制。要依据形成农业碳汇的资源属性、碳汇项目特点、经营主体、经营机制等相关要素,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农户碳汇利益关系。同时,要正确处理耕地承包者、经营者的利益关系。农产品是农民种植农作物生产的有型产品。农业碳汇产品是农民种植农作物经减排固碳生产的无形产品。农业碳汇与农产品相伴而生,都是农民生产和创造的。因此,农业碳汇、承包的山林草原碳汇、茶园碳汇、竹林碳汇、特色农业碳汇等碳汇项目的收益权属于生产者和经营者。但是,农业碳汇产品作为非有形产品收益的分配要比农产品有形产品的收益分配复杂得多。特别是对农业碳汇非有形产品数量的核验、评价以及交易,要比有形农产品数量核验、评价及交易复杂得多。因此,不同的农业碳汇项目,涉及的利益关系不同。要正确处理耕地承包者、经营者的碳汇利益关系,让农业经营者同样分享到绿色发展、减排固碳的生态价值收益。要根据不同的碳汇项目,采取不同的政策处理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农业经营主体节能减排、固碳增汇的积极性。

五是正确处理农业碳汇现货交易与远期交易的关系。农作物碳汇交易与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年度性和周期性密切相关。山林碳汇项目的数量与林木生长年限和积蓄量密切相关。因此,有的农业碳汇项目适合现贷交易,有的农业碳汇项目适合远期交易。农业碳汇现货交易,是指各碳汇项目减排固碳数量经由第三方机构测算评审后,可以在有资质的碳交易所实现竞拍交易,也可在由各地政府搭建平台实现交易,由需要获得碳排放权指标企业购买。对于适合远期交易的农业碳汇项目,一种是经注册备案后,项目收益权拥有者可与需要购买排放指标的企业买家签订订购协议,买家预付定金,根据当年碳汇市场价格进行实际交易。一种是对有的碳汇项目实行“碳汇项目+企业+定单+银行+保险”模式。即购买碳排放权企业,与碳汇项目收益权人签定订单合同,从银行贷款预付定金,并由保险公司提供保险保障。农业碳汇远期交易不仅有利于碳汇买卖双方建立稳定可靠的合作关系,还有利于保障农业经营主体长期的合理收入。

第六,目前我国对农业碳汇交易的探索与案例

1.实行农业碳票机制交易案例

农业碳票是一种碳汇交易收益权的凭证。农业碳票是对农业减排固碳数量评价认可的凭证。获得农业碳票凭证的农业碳汇项目主体以此碳票凭证,具有碳汇收益权。农业碳票可以进入碳汇市场交易。拥有碳票的农业碳汇项目主体可与国内外购买碳排放权的企业或个人实现买卖交易,也可以农业碳票参与碳汇投融资活动。目前,农业碳票已经成为一些地方探索碳汇流通融资的重要载体。例如,赤水市晟丰农业集团以贵州省赤水市发行的竹林碳票—“赤水丹青碳票”为质押物,成功获得了赤水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授信2000万元。目前碳汇市场已经发行了林业碳票(森林碳票)、竹林碳票和农业碳票三种类型的碳票。随着人们对生态价值认识的不断深入,各地对于碳汇价值实现的探索不断发展,不同品类的碳票将更加丰富。(引自2022年5月5日中央2套正点财经)

2.实行农产品碳标签机制交易案例

农产品碳标签机制,是一种表明农产品的碳足迹大小的标签制度。农产品碳标签,是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对此农产品碳汇收益权的凭证。碳标签农产品生产者可以凭借农产品碳标签获得价格溢价收入,可以通过农产品碳标签获得绿色信贷等金融政策支持,可以通过农产品碳标签核定出的减排固碳数量并参与农业碳汇交易获得收益。据报道,2021年,贴有碳标签的“天目水果笋”进入市场;2022年,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团队帮助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开展水稻碳标签体系建设,并促成其签约碳交易项目。(引自2021年7月6日杭州日报)

3.实行农业碳汇交易案例
农业碳汇交易包括现货交易及远期交易。目前,有的地方在政府的推动下,已推出首单农业碳汇交易。如2022年5月,厦门市产权交易中心达成全国首单农业碳汇交易,厦门市同安区莲花镇军营村和白交祠村卖出了全国首笔茶业碳汇,交易量为3357吨。2022年7月,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龙山镇向福建环融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卖出了9000亩农田产生的碳汇,双方承诺碳汇及碳汇收益分别用于助力碳中和及乡村振兴事业。2022国际竹业品牌博览会购买了四川省长宁县国有林场产生的竹林碳汇以抵消大会的碳排放。(引自2022年5月12日中国食品报)

4.实行竹林碳汇交易案例

竹林碳汇是山林碳汇的重要组成。竹子是速生、再生植物,4年便可利用。砍了又生、生了又砍的竹子,比同面积树林多释放35%的氧气。同时竹子具有强大的固碳功能,每年1亩毛竹能够吸收二氧化碳24.5吨左右。安吉县有近百万亩的毛竹林,利用地方竹林资源安吉县与国家林草局竹林碳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浙江农林大学森林碳汇省级重点实验室合作开展竹林碳汇研究,按照相关标准,打造竹林碳汇交易系统,3年为一个结算周期,一次性付给5个合作社竹林碳汇收储金。卖出价则是在收储价基础上添加收储成本,卖出后的净收益再按80%反哺给村合作社。大里村是首批竹林碳汇收储交易受益村,此前把分散在农户手里的5425亩毛竹流转到股份经济合作社统一经营。收储后,村里总共领到两笔钱:一笔是3年一付的竹林碳汇收储金27.55万元,另一笔是竹林碳汇卖出后的反哺款1.99万元。(引自2023年5月27日央视网)

5.实行农业碳汇信贷政策案例

农业碳汇信贷,是指农业碳汇收益权人,以已经由有关机构和部门核定的农业碳汇收益权或预期收益权为质押物,获得的银行贷款等碳汇金融产品。农产品碳汇生产者可以直接以碳汇收益权作质押获得贷款。购买碳排放权的个人或企业也可以购买的碳汇作质押获得银行贷款。在福州(连江)碳汇交易服务平台的引导下,福建恒捷实业有限公司购买了福建亿达食品有限公司的1000吨海洋渔业碳汇,并以购买的海洋渔业碳汇收益权作为质押,在兴业银行福州连江支行获得“海洋碳汇贷”。农户以碳汇的延期收益权为质押物获得资金,不仅可以拓展碳汇项目融资渠道,还创新了碳汇生态价值转为经济价值的具体方式。(引自2022年10月8日兴业银行)

6.实行农业碳汇投融资政策案例

农业碳汇收益权拥有者,以碳汇收益权入股相应企业,作为入股企业的农业碳汇收益权拥有者的股份,并以此获得分红利益。以农业碳汇收益权入股这种农业碳汇价值实现形式,起到了把农业碳汇收益权股份化、资本化的作用。银行还可以发行一定利率的碳汇债卷,募集的资金主要用于农业碳汇项目。2022年9月,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发行了我国第一单森林碳汇的碳中和债券,所募集的36亿元将全部用于支持造林及再造林等森林碳汇项目。(引自2021年9月23日农发行)

7.实行政府碳汇补贴政策案例

目前,有的地方政府财政出台了农业碳汇补贴政策,扶持农业碳汇的发展。有的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给以农业碳汇项目支持。目前的农业碳汇政府补贴,是地方性财政政策,是一种强农惠农的重要政策。2022年6月,四川省率先推出了农业碳汇补贴方案,即《四川省林草碳汇发展推进方案(2022—2025年)》。该方案提出了具体的政府扶持措施,对于林草碳汇项目通过国际国内碳信用市场主管机构注册的试点县,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50万—100万元奖励。该政策的出台开创了政府直接补贴农业碳汇政策的先例,调动了各相关方面参与减排固碳的积极性。

8.实行农业碳汇保险政策案例

农业的自然风险同时也是农业碳汇的风险。因此,实行农业碳汇保险是农业碳汇价值实现的重要保障。目前,一些地方出台了农业碳汇保险、林业碳汇保险以及竹林碳汇价格指数保险。就茶园碳汇保险及农田碳汇保险而言,中国人寿财险福建省分公司承保了福建省福鼎市全市30万亩生态茶园、宜种植被及其种植区域农田,包含了木本、草本、禾本和藤本农作物及其种植区域农田所产生的年碳汇增汇量,保险金额达300万元,年保费为24万元,开出了农业碳汇保险首单。(引自2022年8月17日中国新闻网)

参考文献:

[1]赵明月,刘源鑫,张雪艳.农田生态系统碳汇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22,42(23): 9405-9416.

[2]曹执令,黄飞,伍赛君.中国农业生产碳汇效应与生产绩效的时空特征[J].经济地理, 2022,42(9):166-175.

[3]曹先磊,程宝栋.中国林业碳汇核证减排量项目市场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建议[J].环境保护,2018,46(15): 27-34.

[4]苏子龙,石吉金,周伟,等.国外农田土壤碳汇市场交易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J].环境保护,2022,50(5): 63-67.

[5]毛竹,陈虹,孙瑞钧,等.我国海洋碳汇建设现状、问题及建议[J].环境保护, 2022, 50(7): 50-53.

[6]李玉宁,王关玉,李伟.土壤呼吸作用与全球碳循环[J].地学前缘,2002,9(2):351- 357.

[7]毕于运,高春雨,王亚静,等.中国秸秆资源数量估算[J].农业工程学报,2009,25(12):211-277

[8]金书秦,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环境保护》杂志2023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