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在学术期刊《Frontiers in Energy》上发表了题为“Blockchain in energy systems: values, opportunities, and limitations”的重要成果。该论文辩证分析了区块链在能源系统中的应用价值、应用场景及应用局限性,为能源区块链的发展方向及研究思路提供了独特见解。上海交大副教授陈思捷为论文第一作者,特别研究员李金金、中国工程院院士黄震为论文通信作者,长聘教授严正、博士后平健为论文合作者。
摘要 气候变化是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已成为全球性的非传统安全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 存和可持续发展。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承诺的提出,对我国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面对我国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挑战,文章提出通过能源变革,大力推进能源供 给侧的电力脱碳与零碳化、燃料零碳化,以及能源需求侧的能源利用高效化、再电气化和智慧化,构建以 新能源为主体,“化石能源+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和核能为保障的未来清洁零碳、安全高 效能源体系。
关键词 碳中和,能源变革,电力零碳化,燃料零碳化
中国民主促进会上海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于7月18日在上海展览中心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蔡达峰代表民进中央讲话。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诸葛宇杰代表中共上海市委出席开幕会议并致词。
中共上海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陈通,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周慧琳,副市长宗明,市政协副主席虞丽娟,民进中央原副主席邓伟志出席开幕会议。
开幕会议由大会主席团执行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民进上海市第十六届委员会主委黄震主持。大会主席团执行主席、民进上海市第十六届委员会副主委张辰致开幕词。民建上海市委主委解冬代表各民主党派市委、市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向大会致贺词。
6月15日,在2022年浦东新区节能宣传周“双碳”大讲堂上,上海交通大学碳中和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黄震发表了以“碳中和目标下能源转型五大趋势”为主题的演讲,同时分享了他对“双碳”工作中三个关系的思考。
实现双碳目标,推进能源转型是重要路径之一。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上海交通大学碳中和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黄震在两会上提交提案,建议大力发展海上风电尤其是沿海地区的海上风电来加快我国的能源转型。同时,也对我国提高能源自给率、以及迈向海洋强国等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我国分散式风电起步较早,但在政策落实和项目实施过程中,分散式风电的发展一直低于预期,“十三五”期间,各地方下发分散式规划超过14省19市,容量约3000万千瓦,但是最终建成的项目只有193.6万千瓦,占全部风电装机比例不足1%
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上海交通大学碳中和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黄震在此次两会期间提交“加快推进产品碳排放核算标准体系建设”的提案。
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上海交通大学碳中和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黄震在此次两会期间提交“关于统筹法制、技术和市场推进我国‘双碳’工作”的提案。
2022年1月18日下午,由上海交通大学碳中和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主办,Frontiers in Energy、上海市能源研究会协办的“双碳目标下能源与工业系统减排路径和CCUS应用”论坛在线上召开。
1月12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学碳中和发展研究院院长黄震院士出席“第十八届长三角能源论坛暨院士沙龙”并发表题为“碳中和目标下能源行业转型-机遇与挑战”的主旨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