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快应对气候变化行动?3月27日下午,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刘振民,在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分论坛“加快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上分享其建议。刘振民认为,实现全球碳中和,各国不应再犹豫,应从四方面着手。与此同时,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要充分考虑企业在国际市场的融资难题,重视帮助发展中国家的融资。
“自1990年人类认识到气候变化以来,1992年制定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并于1994年生效。30多年来,人类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不断提升认识和行动力度。”刘振民表示,2015年达成的《巴黎协定》是一个重要里程碑,它基于国家的承诺建立了全球性的气候行动框架,旨在将全球温度升幅控制在2℃以内,争取控制在1.5℃,并努力在二十一世纪下半叶实现碳中和。
2021年在格拉斯哥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进一步提出要加快行动,力争将全球升温控制在1.5℃以内,并将全球碳中和的时间提前到本世纪中叶。
“概括来说,从《巴黎协定》、格拉斯哥协议到2023年的阿联酋共识,我们已经进入了全球所有国家都要实现碳中和能源转型的时代,哪个国家都不应该犹豫了,每个人都要参与进来。”刘振民表示。
如何实现碳中和目标?刘振民表示要从四方面着手,分别是全球范围内都要大规模增加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让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占到主导地位;要认识到可再生能源不可能完全替代所有能源,可能还需要保持一部分化石能源,要努力实现保留下的化石能源的清洁利用;继续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保护好森林、湿地、水库、海洋等碳汇资源;实现全球碳中和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也是企业和每个公民的义务,要把全社会每个公民都调动起来。
此外,实现碳中和,离不开资金、技术的支持。刘振民在分享中表示,解决气候变化问题,需要发达国家帮助发展中国家融资。除了资金,还要加强技术创新,成熟的技术才能让减碳成本降低。
与此同时,全球各国尤其是大国之间要通力合作,任何单边限制措施都会导致清洁能源生产成本的提升。“如果西方国家要对中国的新能源产品进行脱钩,就意味着全球的可再生能源成本增加20%,意味着6万亿美元。”刘振民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