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一辆电动车,就有了清洁能源了?这是一种误解。”11月4日,第五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碳大会”在上海科学会堂举行,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曼彻斯特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安德烈·盖姆发言时,一开场便这样说。
安德烈·盖姆解释说,电动车的制造过程需要消耗很多能源,包括焚烧天然气和煤炭,这就排放了很多二氧化碳。他说:“谈到未来的能源,我们科学界需要对公众进行说明,区分什么是炒作,什么是科学。”
在当天的“碳大会”上,来自物理学、化学、经济学、环境科学等领域的中外科学家交流了科研前沿信息,也向社会公众传递了信心——人类最聪明的大脑,正在为“零碳”未来寻找解决方案。绿色能源得到迅猛发展,世界上多个国家都提出了各自的减排目标和能源转型策略。
安德烈·盖姆是坚定的核能源支持者。他认为,解决能源危机和全球变暖需要依靠可控核聚变。他说:“核聚变比核裂变更加清洁、更加安全。人们已经对其物理学原理有了很好的理解,如果有很好的核聚变技术、能够很好地控制好核聚变,就可以实现对全球空气的调节、固碳和多次回收使用。”
加拿大工程院院士、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瞿晓铧投身太阳能领域30年,见证了太阳能技术的突破、成本的缩减和应用的发展。他说,就光伏技术而言,20世纪90年代末期全世界年装机量是100MW,2021年是181GW,几乎增长了3000倍;世界总计安装容量已经达到1000GW,预计在2050年达到20TW。过去20年,太阳能发电成本降低了90%以上,部分地区发电成本已低于煤电和天然气发电。
2018年埃尼奖得主、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王中林认为,人们现在过度依赖化石燃料,而风能、太阳能、海洋能等绿色能源又是分散式、随机化的,因此,如何有效利用这些能源就成为关键问题。
王中林从10年前就开始研究利用纳米技术开发海洋能,他认为,海洋有极广的覆盖面积、极深的深度和非常复杂的应用,有无尽开发的可能。“未来,我们可以在每条船上安装一个纳米发电机,它的发电量非常可观,发电过程可以不分日夜连续进行,并且适用于大规模洋面,还完全零排放,帮助人们实现‘双碳’的目标。”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碳中和发展研究院院长黄震谈到,目前我国的再生能源发展迅猛。根据国家能源局的数据,2021年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累计装机容量约占全部电力装机的45%,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实际消纳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近三成。
而未来如何更好地利用可再生能源,则需要依靠储能技术。
“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是间歇性发电,需要用储能技术来克服其波动性。物理、电化学和化学的储能设施,以及合成的储能技术等,会在今后大展身手,帮助人们储存再生能源、替代化石燃料。”黄震说。
当前,减排、固碳和碳循环是实现碳中和的主要科学路径,高效减排技术、先进控碳技术、末端捕碳技术、绿色材料等都是学界重视的科研前沿。在“碳测”分论坛上,科学家们介绍了他们所在研究领域的各种“黑科技”。
例如,2018年沃尔夫化学奖得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冠名讲席教授奥马尔·亚基正在尝试创造出一些新的分子,并用这些坚固的化学材料“织网”捕捉空气中的二氧化碳;2015年麦克阿瑟天才奖得主、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杨培东正在从事通过电分解、电催化等技术,把二氧化碳转化为能源的创新尝试;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特聘教授、清华大学固体废物处理与环境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金放鸣分享了如何高效并且实现静态效益的二氧化碳转化,其中包括使用生物质作为还原剂将二氧化碳还原成有机物。
一方面,各种新的科学发现与技术“百花齐放”,另一方面,人类未来的“零碳”也少不了国际合作。会场上,多位科学家都提出了倡议。
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副主席朱棣文提到,世界范围内,钢铁、金属、纺织业等行业都在增加温室气体排放。他倡议,人们要改变过去“捣毁再重建”的做法:“捣毁再重建能够增加GDP,但真的能让我们生活得更幸福吗?紫禁城有600年的历史,它现在还存在;美国的克莱斯勒大厦、帝国大厦还在使用,所以我们可以通过维护,继续使用建筑。”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贺克斌指出,能源行业对碳中和特别重要。在全球范围内,太阳能和风能资源分布极不均衡,不同国家的发电、储能情况也有很大差别。他提议,可以考虑建设能源传输系统:“如果想要在全球范围内解决能源分配问题,或许我们应该设计出一个多国的、跨大陆或者大陆内的能源网络,尤其是能够传输电力的系统。”
2019年沃尔夫农业奖得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农业与资源经济学系教授大卫·齐尔伯曼从经济和农业的角度谈了减少碳排放的策略。他说,推动减排措施,要关注其背后的经济推动力,例如,如何达成一个具有合理性的、全球统一的碳交易价格。
齐尔伯曼说:“有很多措施可以促进建立碳定价和碳交易的体系,例如设立碳税,设立清洁能源补贴,通过设立碳交易许可来限制碳交易排放额,制定低碳燃料的标准,等等。碳定价的进程推进比较缓慢,这需要全球进行共同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