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报告 首页 / 智库报告

中国 2024 年双碳领域发展研究报告

信息来源:碳达峰与碳中和 发布时间:2025-01-09 浏览量:191

一、引言

2024 年,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愈发严峻,中国在 双碳” 领域的努力与成果备受瞩目。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持续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各项工作,在减碳、固碳、政策创新、技术研发与国际合作等多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为全球气候治理贡献中国力量。

2024 年,中国政府持续强化顶层设计,出台与完善了一系列双碳政策法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条例》正式落地,为碳市场的平稳有序运行筑牢了法治根基,进一步规范了碳排放权交易流程、监管机制以及参与主体的权责。《关于进一步推进工业领域绿色低碳转型的指导意见》重磅发布,明确了工业领域节能减排、工艺革新、能源结构优化的实施路径,助力工业迈向绿色高端化。在能源政策方面,对新能源发展给予更大力度支持,大幅提高新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设定了更为激进的非化石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目标,以保障能源转型的顺利推进。

为确保政策落地见效,强化了监督考核机制。针对重点碳排放企业,建立了严格的碳排放报告与核查制度,实施月度监测、季度评估、年度考核,对未达标的企业责令限期整改,并依法依规予以惩处。地方政府也纷纷因地制宜,制定契合本地发展的双碳行动方案,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着重推进产业集群的低碳化改造,京津冀地区聚焦能源结构优化与大气污染协同治理,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本报告旨在全面总结 2024 年中国双碳领域的发展状况,剖析现存挑战,并展望未来趋势。

二、碳排放现状

2.1 总体排放趋势

根据中国生态环境部发布数据,2024 年中国碳排放总量增速持续放缓,彰显出前期减排政策的累积成效。能源、工业等关键领域碳排放管控成效显著,部分行业甚至实现碳排放量负增长,这主要得益于产业结构优化、清洁能源替代加速以及能效提升举措的协同发力。不过,伴随经济复苏与发展,碳排放总量仍居高位,实现深度减排任重道远。

对比 2005 年基准,中国单位 GDP 二氧化碳排放持续大幅下降,2024 年有望提前完成既定下降目标。能源领域,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稳步提升,接近或达到 25% 阶段性目标;电力行业,煤电装机占比有序降低,风光电装机规模持续领跑全球,新能源发电量占比显著提高。工业领域,重点行业碳排放强度显著降低,钢铁行业通过高炉大型化、富氧喷煤等技术,单位产品碳排放减少约 15%;建材行业推广绿色建材,水泥、玻璃生产碳排放强度下降超 10%

2024 年,中国政府进一步强化双碳政策引领。国家层面出台多项细化政策,涵盖能源转型、产业升级、绿色交通等重点领域,为各行业减碳明晰方向。《2024 - 2025 年新能源产业发展指导意见》加大对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扶持,明确装机量增长目标与补贴细则,激发产业活力;《工业领域碳减排三年行动计划(2024 - 2026)》聚焦钢铁、化工等高耗能行业,设定严格碳排放强度下降指标,配套差异化减排路径,促进行业绿色改造。

2.2 分行业排放情况

能源行业:作为碳排放 大户2024 年电力、热力生产及供应业碳排放量占比颇高。但火电装机增速放缓,风电、光伏等新能源装机迅猛增长,能源结构清洁化转型稳步迈进。煤炭消费占比进一步降低,天然气消费稳步上升,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按规划逐步提高,能源消费结构日趋合理。

工业行业:钢铁、建材、化工等高耗能行业碳排放虽仍处高位,但在产能控制、工艺革新、余热余压利用等减排手段推动下,排放量增长得到遏制。如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大面积铺开,先进节能技术应用促使吨钢碳排放强度显著下降;建材行业推广绿色建材、提升窑炉能效,减少生产环节碳排放。工业部门作为节能减排关键战场,2024 年成绩斐然。重点耗能企业能源管理体系不断完善,超 80% 企业建立能源管控中心,实时监测、精准调控能源消耗。技术改造方面,余热余压利用、电机能效提升等技术广泛普及,钢铁行业吨钢综合能耗降至 550 千克标准煤以下,化工行业通过流程再造,单位产品能耗降低 10%-15%。循环经济模式深度推广,工业园区构建循环产业链,如山东鲁北化工园区,实现磷石膏、硫酸亚铁等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资源循环利用率超 85%;绿色制造体系持续健全,绿色工厂、绿色园区数量快速增长,成为工业绿色发展标杆。

交通行业: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高速增长,2024 年交通领域碳排放增长势头得到初步扭转。公共交通领域电气化、智能化改造加速,共享单车、共享电单车等新业态蓬勃发展,助力居民出行碳足迹缩减。不过,航空、航运业受业务增长与技术替代瓶颈制约,减排压力犹存。

三、碳减排政策与行动

3.1 国家顶层设计持续完善

2024 年,中国围绕 双碳” 目标进一步细化政策体系。从碳排放总量与强度控制目标分解落实,到各行业绿色低碳转型行动指南制定,政策覆盖范围更广、针对性更强。新增产业指导目录对高碳产业设更高准入门槛,对低碳新兴产业给予扶持,引导资源向绿色产业汇聚。

3.2 碳市场建设纵深推进

全国碳市场交易活跃度显著提升,碳配额分配机制持续优化,基于行业减排成本差异的动态调整方案逐步落地,促使企业减排成本合理化。碳金融创新产品不断涌现,碳期货、碳期权等衍生品试点扩大,为企业碳资产管理提供多元工具,增强市场流动性与价格发现功能,提升碳市场对减排的激励效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运行渐入佳境,覆盖行业范围有序拓展,除电力外,钢铁、化工部分子行业纳入试点,市场活跃度显著提升。2024 年碳配额成交量突破 亿吨,成交金额超 30 亿元,价格发现与减排成本分担机制逐步健全。企业碳资产管理意识增强,积极参与碳交易,催生碳咨询、碳审计等新兴服务业态,市场生态持续丰富。

碳市场对企业减排形成了强有力的激励约束。企业通过节能减排、技术升级,减少碳配额需求,多余配额可在市场出售获利;超标排放企业则需购买配额,增加成本压力,倒逼企业主动减排。碳市场还促进了跨行业减排合作,高耗能企业与清洁能源企业、林业碳汇项目合作,实现碳减排指标共享,推动产业协同发展。据统计,纳入全国碳市场的企业碳排放强度平均下降幅度显著高于未纳入企业,有力推动了全社会碳减排目标实现。

3.3 地方创新实践多点开花

各地因地制宜出台特色减排举措。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凭借资金、技术优势,打造绿色低碳产业集群,如上海临港新片区构建零碳示范园区,集新能源、储能、氢能等于一体;中西部地区立足资源禀赋,发展清洁能源与生态产业,内蒙古、新疆等地大型风电、光伏基地持续扩容,绿电” 外送助力区域能源结构优化。

3.4 绿色金融蓬勃发展

绿色金融为双碳事业注入 活水2024 年,绿色信贷余额超 25 万亿元,同比增长 18%,金融机构为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等项目提供低成本资金支持,国开行对长江经济带生态修复项目授信超千亿元;绿色债券发行规模达 8000 亿元,期限结构多元化,为长期低碳项目匹配资金流,碳中和债、可持续发展挂钩债等创新品种涌现;碳金融衍生品创新提速,碳远期、碳期权试点交易启动,上海期货交易所探索碳期货合约设计,为市场参与者提供风险管理工具,金融与双碳深度融合,撬动社会资本全方位汇聚绿色发展领域。

四、能源转型进展

4.1 可再生能源蓬勃发展

2024 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再创新高,新增装机容量中,风电、光伏占据主导。海上风电凭借资源丰富、靠近负荷中心优势,实现连片规模化开发;光伏产业技术迭代加速,钙钛矿等新型光伏电池商业化进程提速,转换效率屡破纪录。水电开发聚焦西南地区大型项目优化升级,增强电力供应稳定性;生物质能发电在农林废弃物、垃圾处理等领域应用拓宽,能源化利用效率提升。

能源消费端,清洁能源占比稳步攀升。在电力消费结构中,2024 年非化石能源发电电量占比首次突破 40%,达到 42%,水电、风电、光伏等稳定供电能力增强,火电灵活性改造加速,保障清洁能源消纳。工业领域,煤改气、煤改电工程持续深化,天然气在工业燃料中的占比提升至 18%,京津冀地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扩大,促使企业加速能源替代;建筑部门,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太阳能热水器、地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供暖制冷系统应用率超 60%,城镇建筑能耗强度降低 8%,能源消费结构绿色转型多点开花,助力碳减排迈向新台阶。

4.2 储能技术突破与应用

储能成为能源转型关键支撑。新型储能技术百花齐放,锂电池储能成本持续下探、安全性提升,在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广泛部署,平抑新能源发电波动、提升电能质量;液流电池储能凭借长寿命、大容量特性,于电网调峰、调频场景崭露头角;压缩空气储能、重力储能等新技术商业化示范项目落地,多元储能协同保障能源系统韧性。

4.3 能源输送与消费变革

特高压输电网络持续拓展,西电东送”“北电南送” 规模扩大,跨区域电力调配能力增强,保障新能源电力消纳。能源消费端,工业领域电能替代深入推进,电窑炉、电加热等技术普及,降低直接碳排放;建筑领域绿色建筑标准强制执行,建筑节能改造与分布式能源系统结合,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居民生活电气化水平稳步提高,智能家电、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普及,重塑能源消费习惯。

传统高耗能产业绿色变革成效初显。钢铁行业通过产能置换、电炉炼钢工艺推广,粗钢产能压减 1000 万吨,重点钢铁企业吨钢二氧化碳排放量同比下降 6%,宝武集团部分基地实现近零排放钢铁生产流程示范;化工产业聚焦绿色化工园区建设,推广余热余压回收、二氧化碳捕集利用等技术,万元产值综合能耗降低 12%,山东鲁西化工园区资源循环利用率超 90%,废弃物 零排放” 成为行业标杆,高耗能行业从粗放扩张向集约高效、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加快。

4.4 核能利用

核能作为清洁低碳能源的重要力量,在中国稳步发展。多台 华龙一号”“国和一号” 等自主三代核电机组相继投产,核电装机容量稳步攀升,技术安全性、可靠性经实践充分验证。在核电技术创新方面,四代核电技术研发取得关键突破,高温气冷堆、快中子堆示范工程进展顺利,为未来核能多元化发展奠定基础。

核燃料循环产业不断完善,国内铀资源勘查开采力度加大,天然铀保障能力逐步提升;乏燃料后处理技术研发加速,首个商业后处理厂开工建设,将有效解决核废料处理难题,提升核资源利用效率。

4.5 传统能源清洁化

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持续革新,煤炭洗选、高效燃烧、碳捕集等技术广泛应用。大型现代化煤矿智能化开采全面推广,煤炭开采效率大幅提高,安全事故发生率显著降低。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成为新建煤电项目主流,机组供电煤耗降至国际先进水平,煤电灵活性改造大规模实施,有效提升了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助力新能源电力消纳。

石油天然气领域,加大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力度,深海油气、页岩气开采技术取得重大进展,油气产量稳中有升。天然气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持续提高,天然气管网互联互通工程加速推进,储气调峰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保障了天然气稳定供应。同时,石油炼化行业加速绿色转型,油品质量升级步伐加快,炼化一体化、劣质重油轻质化技术广泛应用,降低了能耗与污染物排放。

五、碳汇能力提升

5.1 林业生态建设成果斐然

国土绿化行动持续推进,2024 年造林面积超额完成预定目标,森林覆盖率稳步上升。人工造林注重树种多样性搭配,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与碳汇潜力;森林抚育加强,促进林木生长,增强森林固碳能力。森林保护力度加大,严控森林砍伐,防治森林病虫害与火灾,守护绿色碳库。

2024 年,国土绿化行动深入推进,全国完成造林面积超 8000 万亩,森林抚育超 1.5 亿亩,森林覆盖率升至 24.5%。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成效显著,珍贵树种、大径材培育面积扩大,森林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增强,年新增碳汇量超 亿吨二氧化碳当量;重点生态工程如 三北” 防护林体系持续推进,东北、西南国有林区森林质量精准提升,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量增长 5%林业碳汇交易市场逐步激活,多地开展林业碳汇项目开发试点,林业碳票、碳债券等金融产品创新出炉,拓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5.2 生态系统碳汇协同拓展

湿地保护修复工程全面铺开,湿地生态系统水、土、生物协同作用,高效固定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滨海湿地、内陆湿地生态功能逐步恢复。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落地,草原植被盖度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上升,草原碳汇功能激活。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项目实施,推广生态种植模式,减少农田碳排放,增强土壤碳固持能力。

湿地保护修复力度加大,新增湿地保护面积超 300 万亩,湿地生态系统功能恢复,土壤碳储量稳中有升,湿地植物光合作用固碳效能提升;海洋蓝色碳汇纳入规划视野,海草床、红树林、盐沼等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工程有序实施,海洋牧场立体化养殖拓展,贝类、藻类养殖碳汇效益凸显,初步估算年海洋碳汇增量超 1000 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六、科技创新驱动

6.1 低碳技术研发突破

2024 年,政府与企业对双碳技术研发投入再创新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研发计划向低碳领域倾斜,年度投入超 200 亿元,聚焦新能源、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生态碳汇等前沿技术攻关;企业研发投入积极性高涨,华为、宁德时代等科技巨头在新能源存储、智能电网技术研发资金投入增长超 30%,组建跨学科研发团队,攻克高效光伏电池转化效率瓶颈,研发经费占营收比重向 10% 迈进,为低碳技术突破注入雄厚资金与智力资源。

在绿色低碳技术研发投入持续增长下,2024 年多项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氢能领域,绿氢制备技术成本降低,电解水制氢效率提升,碱性电解槽、质子交换膜等核心部件国产化加速;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迈上新台阶,捕集效率提高,利用途径多元化,驱油、化工合成、矿化固碳等示范项目规模扩大,为化石能源低碳化利用开辟路径。

2024 年,中国低碳技术创新成果丰硕。新能源技术领域,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效率突破 25%,商业化进程加速;大容量风力发电机组技术成熟,10MW 海上风机批量应用,漂浮式风电技术取得关键进展。储能技术方面,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提升至 300Wh/kg,成本降低 30%,钠离子电池、液流电池等新型储能技术从实验室迈向产业化,储能时长超 小时系统实现规模化部署。碳捕获、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迈上新台阶,多个百万吨级 CCUS 示范项目投产,二氧化碳驱油、化工利用等技术实现商业化运营,捕集成本降至 300 元 吨以下;氢能技术蓬勃发展,绿氢制备规模扩大,电解水制氢成本降低 40%,燃料电池汽车续航里程提升至 800 公里,加氢站建设提速。

6.2 数字化赋能双碳进程

数字技术深度融入双碳领域。能源系统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实现精准管控,智能电网优化调度、能源管理系统(EMS)精细化能源监测与分析,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工业领域,数字孪生工厂助力生产流程优化、节能减排,实时模拟生产过程能耗状况,精准识别节能改造环节;建筑领域,智能建筑管理系统实现照明、空调、电梯等设备节能运行,降低建筑运行能耗。

6.3 新兴低碳产业

新兴低碳产业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 井喷2024 年销量突破 1000 万辆,占汽车总销量比重超 30%,动力电池技术迭代升级,续航里程提升、充电时间缩短,带动上下游锂电材料、智能网联技术产业崛起;氢能产业步入商业化加速期,加氢站数量超 800 座,燃料电池汽车在物流、公交领域示范规模扩大,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形成氢能产业集群,产业链产值突破 5000 亿元;节能环保服务业蓬勃发展,合同能源管理、环境治理托管服务市场规模年增速超 20%,为产业绿色转型提供全方位支撑,新兴产业崛起重塑经济增长与碳排放 脱钩” 发展新格局

七、面临挑战

7.1 经济发展与减排平衡难题

在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背景下,中国部分地区、行业面临经济增长与碳减排双重压力。传统产业转型资金投入大、技术改造周期长,短期内可能影响产值、就业;新兴低碳产业培育尚需时日,难以迅速填补传统产业下滑缺口,如何在稳增长与促减排间找准平衡点,考验政策智慧与调控能力。

7.2 技术瓶颈待破

尽管低碳技术取得诸多进展,但部分核心技术仍受制于人。高端风电、光伏设备关键零部件,氢能燃料电池催化剂、质子交换膜等依赖进口,制约产业自主可控发展;CCUS 技术大规模商业化面临成本高昂、长期安全性监测复杂等难题,技术成熟度与市场竞争力亟待提升。

7.3 社会意识与行为转变滞后

公众对双碳目标认知深度、参与热情参差不齐,部分居民绿色消费意识淡薄,一次性用品使用频繁、垃圾分类执行不力;企业层面,部分中小企业受限于成本、技术,参与碳减排行动积极性不高,被动应对政策要求,尚未将绿色低碳融入企业文化与发展战略,全社会绿色转型合力尚未充分凝聚。

、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行动

8.1 气候变化影响评估

2024 年,中国进一步加强气候变化影响监测评估,科研机构与政府部门协同,建立多维度观测网络。气象部门精准监测气温、降水、海平面变化,生态环境部门评估生态系统脆弱性,水利部门预警水资源变化风险。

评估结果显示,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日益显著。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暴雨洪涝、高温干旱、台风等灾害强度、频率增加,给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峻挑战。海平面上升威胁沿海地区生态安全与城市发展,海水倒灌、海岸侵蚀加剧,红树林、珊瑚礁等生态系统受损严重。农业生产面临减产风险,病虫害发生规律改变,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制约粮食安全。

8.2 适应策略与措施

面对气候变化挑战,中国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适应策略。在农业领域,推广耐旱、抗涝、抗病虫害农作物品种,建设高标准农田,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发展智慧农业,提高农业应对气候变化韧性。

水资源管理方面,加强水资源统一调配,实施跨流域调水工程,建设雨水收集利用设施,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保障城乡供水安全。

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力度加大,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推进国家公园建设,开展植树造林、湿地恢复、草原保护工程,增强生态系统碳汇与气候调节能力。

城市规划建设中融入气候变化适应理念,建设海绵城市,提高城市排水防涝能力;发展绿色交通,缓解热岛效应;加强城市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应急响应能力。

8.3 生态系统碳汇增强

中国持续推进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提升碳汇能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成效显著,造林绿化、森林抚育、退化林修复全面推进,森林覆盖率稳步提高,森林质量显著提升,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持续增加。

湿地保护修复工程加速实施,湿地面积稳中有升,湿地生态功能逐步恢复,湿地碳汇功能得到重视与挖掘。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落地见效,草原退化趋势得到遏制,草原植被盖度、生物量增加,草原碳汇功能增强。

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有序推进,海洋牧场建设、海岸带保护、红树林种植修复等项目助力海洋生态系统健康发展,提升海洋蓝色碳汇潜力。

、未来展望

展望未来,中国双碳之路前景光明、任重道远。到 2025 年,非化石能源占比有望达 28% 左右,单位 GDP 二氧化碳排放较 2020 年再降 18%,重点行业碳排放强度持续降低,绿色低碳产业成为经济支柱之一,全国碳市场更加成熟有效,国际合作将拓展新领域、实现新突破。中国双碳之路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随着科技创新加速、政策体系持续完善、市场机制日益成熟,绿色低碳转型将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脉络,新能源、储能、碳汇等产业有望成为新经济增长点,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另一方面,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引进吸收先进技术与经验,携手应对全球性气候挑战,中国将在全球气候治理舞台扮演更重要角色,以绿色发展之笔绘就美丽中国、清洁世界新画卷。